注册 English

4006 908 223
新浪微博 微信 收藏本站
当前位置:首页 > 关于我们 >  媒体报道 >  正文

物流商“卖货”

2013/2/18 14:29:35

物流仓储的增值效应,正在被出口易挖掘出来。

做一家“新式”物流商,是肖友泉创业时的想法。如今,这个想法的外延正在不断扩大。

最初,肖友泉只是跨国电子商务eBay上的一个卖家,由于亲历了因物流链条不顺畅带来的种种问题,他因此转型创业——创办“出口易”品牌,公司定位是采取海外自建仓储加物流配送的方式运营。

之所以摸索出这么一套“海外租赁模式”,是基于跨国电子商务的物流瓶颈:物流成本高、商品品类受到严重制约、配送时间长、退换货售后服务不便、订单无法追踪等问题。

因此,2008年底开始,出口易的业务围绕着解决物流效率出发,通过聚合效应,将用户单件的快递作业变为批量的商品流,通过集装箱运输,寄存到海外仓库,待电子商务的买家拍下订单时,商品便从当地仓库发送,通过缩短快递时间,增加客户的购买体验。也就是说,中国卖家先用B2B的发货模式,但而后,挣的是B2C模式的钱。

但商业模式的边界不是既定的。随着业务量的扩大以及用户需求的多元化,出口易的供给正在变得更有想象力。

M2C (Manufacturer to Consumer)就是其中一块新尝试。从制造商到消费者,比起B2B(Business to Business,商家-商家)和B2C(Business to Customer,商家-消费者),M2C的模式是将合作关系进一步前置,从制造端开始,匹配商家及消费者的需求。这样一来就延伸出两种合作模式:有货源且对商品掌控力强的商家,以及没有货源甚至不具备销售渠道的商家,都可以通过M2C模式,实现后端的销售过程。

这个模式的可行性,基于出口易提供的海外仓储服务。出口易开发的物流管理系统能全面集合这些产品的信息,如果这些商家有意愿开放这些信息,采购商可以看到并下订单,实现交易。

如此一来,出口易与商家的关系就不仅是提供仓储与物流服务,而是进化成一个整合资源的强大分销体系——在掌握货源的同时,将“物”流转换为资金流,与此相关的还有供应链金融服务,也进一步增加商家与出口易平台的黏性。

依靠这样一套模式,出口易去年的营收额接近3亿元,货物订单处理超过1200万件,并已获得凯鹏华盈(KPCB)以及Magnolia Trust等机构的投资。 

 

来源: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 作者:王晶 发布时间:2013-02-04 23:58 

原文:https://www.21cbr.com/html/2012/114/com/2013/0204/11994.html